有好也有坏,以前同事带一塑料壶白酒上班放寝室,我喝了一点很好,我开口说要 他卖给我了 说在老家就是十五块钱一斤,自己家里玉米大米酿的,我给了钱 这是 他父亲的双手汗水换的,怎么说了,没有度数高的感觉好入口,后劲很足不能贪杯,口感比市面上五十以下的一瓶的酒要好喝!
放心吧,十元瓶装不可能是好酒,我家就造酒,传统工艺,成本高,周期长,出酒率低。现在好多都是糖化酶,出酒率好,速度快,但有害物质多。十元瓶装连糖化酶基本上都不是,基本就是勾兑酒,否则根本合不上成本。
谢邀,从生产成本考虑,十元左右的白酒基本是由食用酒精和酒用香精香料勾兑的,勾兑水平高或有经验的?家会加入少量的质差的固体酒调味,增加白酒的醇厚感。谢谢。
不一定是酒精对的,也有纯粮食酒。就象一碗大查粥,在北京五星级酒店可能卖50至100元每碗,在地难上卖也就两元一碗。
不一定吧,凡事都有例外。不是所有的商户都是黑心肝的,总有老板是有良心,有职业操守的,不敢做伤天害理的事。我舅舅就会酿酒来卖。酒分高度的,中度的和低度的。高度的卖得比较贵,大约十五块一斤,低度的就五块左右一斤。如果买瓶子用1块的成本然后装上一斤低度酒卖出去,应该有利润吧。
市场上1O元左右的瓶装酒基本上是纯粮酒(固体酒)做基酒,在与食用酒精、食用香科勾兑而成。能够存在,必然有利润,也必然有其合理性。只要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符合国家标准,最终产品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即是合法产品。下面谈谈几点小内幕。
一,首先市场上10元左右的瓶装白酒,不是名酒企,重点名酒企,重点名牌酒厂生产的白酒。有之也是经销商合作贴牌异地加工的低端白酒。其猫腻,呵呵,都懂的!
二,初略算比小帐。低端白酒按50度算,以玉未为原料,东北这几年潮粮收购价4~5毛一斤,在10月与来年4月能贮存当期,基本是以潮粮为主要原料。出酒率可达50%,大体上2斤玉米出1斤50度白酒,酒糟出售又可抵回部分成本。再加上人工、水电等成本,酒水部分成本最多不超过1.5元/斤,包装标瓶盖箱每瓶合1.8元左右,灌装,销售弗用合O.5元/瓶左右,其酒单价成本4元左右。控制得好,还可低些。至于各种税费,小鸡不尿尿,各有各的道。若都全额,我估计得关门歇菜了。
二,再唠唠酒精。东北是玉米酒精主产品。每年1O月至来年4月近七个月用潮粮,不用说,原料价低,潮粮加工费用低。一般情况3.5斤潮玉米能产95度酒精一斤。潮粮价1O00元/吨计,酒精价按平均53O0元/吨计,酒错DDGS按1600元吨计,生产加工费按8O0元/吨计,其他不言,不好说。则这段生产周期酒精毛利26OO元左右(各厂水平不同,上下可浮)。
三,酒精勾兑酒,酒水成本。一斤95度酒精可勾兑5O度白酒2.17斤,40度白酒2.8斤左右。吨酒精价53O0元,可兑出5O度和40度白酒每斤单价1.2元和0.95元。而且每瓶酒是5O0mL,49OmL,465mL,都在7~9两之间。可见单从成本来看为何用酒精兑酒。
四,食用酒精兑酒,并不要怕。纯粮地产烧酒,其甲醇与杂醇油基本上都超标,这两元素对身体有害。贮酒老熟陈化就是减少其含量,但酒企受生产周期和贮存资金与成本可虑,添加部分或大部分食用酒精,也是为达这一目的。只要产品能符合国标,即可大胆饮用。
五,最后扒一扒,为何坊间一直流传喝纯粮烧酒要烫一烫?其目的:酒一热,易挥发的甲醛,乙醛,甲醇部分挥发出去,也略降酒度,对身体有益。
一切原料,产品价格以主体市场为准,这里只作参考,家家能力水平不一,都向上努力!
10元左右的酒是酒精酒无疑!任何一瓶酒,当价格低到怀疑的时候,我们把它拆开来算算它的成本和利润,10元一瓶的酒,酒的成本是多少?包装成本呢?运输成本呢?利润在哪里?如果有利润那么一定是酒精酒,粮食酒在我们农村,小锅玉米酒都要10元。可想而知!
关注我,我是茅台镇酒师阿红!分享酱香美酒,记录酒都故事!我们一同学习酱香酒知识!
常规500毫升的瓶装白酒,10元的价位,尤其是浓香,几乎都是三精一水之作,号称新工艺白酒,其实就是满足大众化市场的需要。这样的白酒,如果让人口渴,但不让人头疼,几乎就谢天谢地了,低收入人群一般会把这种酒当做口粮,甚至还会把它用来腌菜。
白酒,不管什么生产标准,都需要勾调,因为原浆是不能喝的,能喝,也不会好喝。那么勾兑就是一种工艺,就像一个原木,可以用手工改造和雕刻,让手工赋予原木生命力和艺术性。
那么也就是说只要是白酒,都需要进行勾调,勾调的水平高低和配比就像做菜,多了用力过猛,少了不入流。10元价位的三精一水勾兑酒,当然也有例外,但是注定一分价钱一分货,这个价位的白酒就算不是酒精酒,也一定不会很好喝!
10元价位的这种酒对浓香型的白酒的来说几乎清一色的三精一水的勾兑酒,但也有例外,比如上海本地白酒有一种叫做神仙大曲的低价位、低浓度浓香,它就不是酒精酒,但是口感呢,几乎不太入嘴,就是不好喝。
这个白酒甚至不如宿迁的双沟光瓶白酒入嘴,光瓶双沟白酒和陈酿牛栏山一样,都是典型的低端价格带的酒精酒。但是牛栏山大名在外,价格也超越了10元以上,小瓶装的250毫升的陈酿牛栏山就是10元左右。
对于清香型白酒来说,就可以做到10元一瓶,尤其是小瓶装。生产标准上也能让人看出来比较原生态,但是京酒清香属于麸曲清香,不是大曲清香,和汾香比较,口感上过于清冽,掐头去尾的比较狠,水清无鱼,酒清则无内涵。麸曲清香的出酒量之高注定不会含金量高,所以10元到30元的京酒清香已然很好了,因此也造不出高段位白酒。
市面儿上的也有小瓶装的茅台镇小酱酒,10元的价位也能买到,多是不知名的小品牌,多数都是在所谓的进口小超市,小饭店收银台的后面的柜子上陈列,这种小酱香,都比较害羞,你瞪圆了眼睛甚至都找不到生产地址。
这种10元价位的小酱酒几乎含量都在125毫升左右,生产标准也是标准的酱香标准,清一色的53度,这种酱香的回味性也比较薄弱,茅骚味比较重,空杯留香感没有石窖的气息,酒体虽然不弱,但是总有一种串香的味道。
酱香白酒本来就比较杂乱无章,龙蛇混杂,很多酱酒品质也不太稳定,有时低价位甚至可以买到发黄酒体的小酱香,但多数都是酒花倒出来转瞬即逝,酒体酒味没有太大期待,毕竟价位摆在那里了。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酱香,就算是串香,也要比三精一水的浓香酒精酒好喝。
总之,10元左右的常规瓶装白酒,包括几十元的白酒,几乎都是新工艺白酒,例外也是有的,但不会很好喝。所以白酒生产商多数都在商标上标示生产标准代号,当然了,也会标示生产原料,而10元左右价位的白酒,基本上逃脱不掉酒精加香精的套路。
这还用说,肯定是,市场上十元的酒他还的从生产,加瓶子和包装费,虽然是简单包装,但也是需要费用的。市场上十元其实他出厂应该只有几块而已应该不超过五块,还的出厂到经销商,在从经销商找人送到个个小卖铺,这中间经销商怎么也得赚点吧!在从小卖铺或者是小餐馆卖出去也得赚点。酒店应该很少进十元钱的瓶装酒,因为卖不动喝的人少。所以这样算下来,如果他不用酒精勾对,用我们乡下这种稻谷去酿成本划不来,而且土烧的口感达不到他那种勾对的好。如果你想喝便宜又不是酒精勾对的,建议还是买乡下人酿的土烧,也就六、七块一斤。像我自己就买了几十斤,加点中药材,像什么西洋参、人参、三七、枸杞子、海马、鹿茸、等等,看自己需要什么加点什么,这种酒平时喝点也对身体好,又便宜。
除了农家小作坊粮食自酿的有十块钱左右的粮食酒,市面上的10元左右的瓶装白酒都是食用酒精酒。为了节约成本农家小作坊都不罐装成瓶,都是大坛子存放,需要了打酒给你罐装。
做酒那么久了,经常跟同行交流,10元的贵州茅台镇酒,不论是酱香型还是浓香酒千万不要喝。那都是垃圾酒,软件电话推销,廉价而且包邮货到付款,总有贪小便宜的人以为天上掉馅饼,对茅台镇怀着崇拜之心认为卖茅台镇的酒这个价值得,占了大便宜安慰自己好几件地卖。这种方式的销售常见于偏远地区没喝过茅台对茅台镇也一无所知的地方。这种垃圾酒签收率达到八成他就赚了。还有就是某宝上也有这种酒,图便宜嘛,很多人跃跃欲试。
看到这的朋友我不希望你花着冤枉钱卖茅台镇的10元左右的瓶装劣质酒。
100元以下的基本没纯粮食酒,白酒利润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