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道什么菜能证明你已经老了?

    更新时间:2020-11-19 编辑:柠檬咸 来源:互联网

我就选一道娃娃青菜吧,此菜肉汁肥厚,柔软自然,配合少许瘦肉,实乃人生一大美食佳餚,美次想起,满口余津矣!

七八岁的时候,爸爸领我去饭店吃饭。

那个时候饭店的人很少,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哪来的闲钱下饭店。即使上饭店吃饭的外地人,也只是简单的一菜一饭,几毛钱解决问题。过油的菜一天都没有几个人点的。大鱼大肉就更没有人吃了。有的人只是要了一碗汤,然后就着大米饭吃。还有的只是吃碗面条了事。还见过要一碗饭,就着桌上的酱油醋吃。最困难的见过一个人,在外面买了两个馒头,进来坐下,就着酱油吃,弄得服务员跟他直翻白眼,而他就像没有看到,一言不发,只顾着吃饭。吃完饭抬屁股走人,一个谢字都没有。好在当时是国营单位,没有人计较这些,人们实在是太穷了,吃过的饭,碗里干干净净的,很好刷碗!

我因为有病刚好,已经好几天没有吃饭了。爸爸就一咬牙,领我去了饭店。

他点了一盘肉炒青椒,给我要了一晚饭,看着我吃,我问他为什么不吃,他说他吃过了!

很快,我风卷残云一样把饭菜吃得干干净净,可好像还没有吃饱,饭店的大米饭也卖没有了,于是爸爸给我要了一盘菜。

那是我头一次见过这道菜,雪白雪白的,胖胖圆圆的,好像元宵,却比元宵大太多了,一共有十二个大球,整齐地放在盘子里,上面撒了很多的白糖。真漂亮呀!当时并不知道这是什么菜,只是觉得好吃,咬一口软软的,柔柔的,里面不知道是什么馅,甜腻腻的是那种柔和的味道,吃下去满嘴留香,我一口气吃了十来个,看着剩下的两个大球在想,在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好吃的东西,真的是天下的美味,那个时候我想,要是能天天都吃上这样的美味该有多幸福啊,可惜呀,只能是在梦里想一想

后来生活条件好了,也吃过几回这道菜,感觉都没有那回的口感好,都没有那回做得漂亮。那是我记忆中最好的美食,它的名字叫做――雪衣豆沙!

米汤加一点葱花或者一点干辣子很好下饭的。刚出锅的米汤带一点淡淡的甜味。回想起来,现在就想喝一口吧,只是有点麻烦,不说啦,我开始做饭去啦。今天晚上就弄一碗米汤喝。

先说一个不是菜的菜。我出生在七十年代,小时候穷,吃窝头,冬天吃大白菜,到了春天,青黄不接,咸菜也很稀缺。东跑西颠饿得快,拿个窝头,兜里揣块盐就出门了。当时还都是粗盐,冰糖一样,拿出来舔一舔,窝头也好吃了。

还有一个菜,主要原材料是大蒜,两头蒜捣成泥,加入半碗醋,拿熟油一浇,刺啦一声就得了。拌面条,太奢侈了。

一般是就烙饼吃,大饼在柴锅里,滋滋响,翻个身,打个旋儿。两面金黄,中间鼓泡,啪嗒一声扔到条盘上。

四双小手一齐上,撕开一张呲呲冒蒸汽的大饼,两只手倒一倒,不然能烫起泡。撕一块儿饼,在蒜泥碗里一搅,滴着醋汁塞到嘴里嚼。那个香,别提多过瘾了。母亲从锅边直起腰,慢点吃,别烫着。我们一起点头,哼哼着,说,嗯。

还有一道菜,印象很深。那些年,春天没菜吃,不像现在,大棚里什么季节都能长出菜。

我大舅很早就开始在温室里种蘑菇,据说上面收了都出口。蘑菇伞被收走,盐渍了装到大桶里。根剪掉,这个人家不要。大舅隔几天就给我们送来一大盆。吃法很简单,直接炒有点硬,一个蘑菇根撕成四条,拿水泡,然后放辣椒炒。真是不能太美妙,馒头又不够吃了。

我小的时候每逢暑假,同时也是我爸妈的暑假——因为他们会直接把我送到家在农村的姥姥家很长一段时间,而享受他们的二人世界去了。

于是我吃的东西基本可以延伸到我姥姥那个年代,区别是条件好点,能有好面馍吃。所以印象深刻的基本都是和面相关的食物。

有一种食物我们经常吃,就是姥姥用平底锅炕的洛馍。

洛馍不能太干又不能太湿,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炒些菜或者夹葱或者酱都可以。

这里要说的是当我们没有炒菜或者没有葱和酱,姥姥就有一种另外的做法:

那就是把洛馍撒上盐和芝麻,炕至干硬,这样吃起来就很酥脆并且还有芝麻的香味。由于当时表兄弟多,家里条件也不好,我们都是抢着吃。

时间过去二十多年,那酥脆咸香的味道,现在还难以忘怀。

小时候农村有个红白喜事都是流水席,厨师都是村里请的,擅长做大锅菜,菜系自成一体,有很多特色菜,我小时候和小伙伴们最喜欢的就是拔丝了。

熬好的糖浆包裹上刚炸好的食物,夹起来能拉出好长的糖丝,所以叫拔丝。小时候最常吃的是拔丝苹果和拔丝地瓜。不过这种东西要趁热吃,冷了就粘结成块了,夹不动也不好吃。所以拔丝上桌最好的场景是一桌人哄抢,一人一块趁热吃,吃完一块后就光盘了。

长大后去南方就没吃过了,外面餐馆很少见,后来才知道拔丝是鲁菜,南方鲁菜馆又少,所以才不得见。前几天竟然在一个卖烤羊排的餐馆里看到了,南方的小伙伴们都没听说过这道菜,就点了一份让他们尝尝鲜,这道菜估计只有北方的同学才能懂。

熬锅肉,小时家里过年最好的川菜,最肥的生猪肉带皮切片,不放油直接下锅炒出油并起灯盏窝,下盐花椒,放碗豆自已做的豆食(豉),蒜苗(青蒜),红薯欠粉馍馍(薄饼,要红薯淀粉做的才行),有时放点海(辣)椒酱(自家做的)。很香很香。此做法现只农村有自养猪的才能作,大小城里都已绝迹,因现的猪肉做回锅肉还可以,作熬锅肉粘锅就烂,就别说熬出油起灯盏窝了。吃过此菜的城里人几乎都四五十以上了。

非常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在我很小的时候,经常吃到的一道菜叫清蒸豆鼓,豆鼓是自己家种的黄豆,我奶奶腌制成的豆鼓,用罐子密封起来,平常家里喝粥的时候拿出来蒸一些配着吃。它的味道非常咸,基本一两粒豆鼓就能喝一大碗粥(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是奶奶故意做这么咸的,因为这样更下饭)。

以前一日三餐都没有饭吃的。早上是吃番薯芋头等粗粮,中午和晚上是喝粥(经常跑厕所,很大了晚上还那尿床,主要原因是粥太稀了),主菜就是清蒸豆鼓和青菜。生活在这里的人都很贫穷,很落后,吃清蒸豆鼓是最常见的一种菜。所以我的童年吃得最多的就是这么一道菜,没有任何营养可言。

出生在85后的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确实有点尴尬,自己真的老了吗?不过事实是那个年代真的很穷,很落后。欢迎留言评论关注黄皮妹妹。喜欢我的请点赞,转发。

扣肉——红、白事,都离不开这道主菜。@漂泊岭西 @莫淞96801386

用一道什么菜能证明已经老了,用自己家腌制的酸菜和自己家的大葱做的炖酸菜,就证明已经老了。因为能自己在家腌制酸菜和准备大葱的应该是老年人吧。

从邻居的问候让我想到的

邻居家的保姆每次看到我都主动打招呼:“烧火了吗?”秋天时就问:“买秋菜了呀”这是我家买的秋菜。老伴说,0、25一斤。由此,不由使我想起来了我小时候经历过的买秋菜。我和妹从小就和妈妈买秋菜,妈妈星期天加班,告诉我下午出外看看哪有卖秋菜的,等妈提前回家一起买,那时也就是七分或八分一斤,要买二百斤。在外边摆到地上晒好,妈妈拿刀切掉根部,我们帮忙来回摆放再搬到楼上。我成家后,买秋菜也是大事呀,所以说大白菜淹制的酸菜是伴随我们长大的功臣,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不淹酸菜了,可是酸菜还是我的最爱,它有小时候的回忆。它有妈妈的爱,更有妈妈的味道,妈妈淹酸菜从来不烂,味道特好。想念妈妈的味道!

做山药炖豆腐这道菜吧好嚼。

猜你喜欢
卤三国 太二酸菜鱼 遇仙缘花甲粉 海底捞火锅